:::
:::

東信國小任內(2014~)

2015申請教育部行動學習試辦學校,進行行動裝置以差異性暨實作評量策略融入英語文領域之教學方案。

進入行動方案  站上雲端 -  以差異性即實作評量策略融入英語教學計劃  網站

2014申請教育部行動學習試辦學校,進行行動裝置融入國語文、英語文、自然領域、社會領域及數學領域之教學方案。

進入行動方案網站

研習閱讀筆記

教育雲介紹  教育大市集  教育百科  教育影音

文獻


東光國小任內(2009~2013)

 2011 年帶領教師社群發展  我的e 化學習記錄器  ORDER教學模式

   (三社、四英、五自、六藝)    進入網站


 

 2012 年帶領教師社群參與教育部行動學習試辦學校發展高年級行動學習方案

  六年級四則運算數學補救教學、六年級暖化議題PBL專題研究(國際教育議題融入)、六年級英語MV製作

   五年級自然與生活領域星空探索課程、五年級英語歌曲改編   進入本試辦計畫網站

 


2013 年帶領教師社群發展  Friend and world - 行動關懷探究學習方案 (本方案榮獲102年教育部資訊科技融入創新應用團隊) 進入網站

 情境學習與行動學習思考

情境學習(situated learning)理論認為知識的學習是情境化的,學習必須在知識所發生及應用的真實環境中產生,透過學習者與情境間持續不斷的互動、主動的探索與操作歷程,來詮釋與運用所學知識,以避免傳統學習方式所造成知識抽象、片段以及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問題。在上述理論中雖然強調學習要在真實情境中才能進行,但為了讓學習有更多可能性,情境學習理論也強調模擬情境(simulated situation)學習的重要(朱則剛,1993;邱貴發、鐘邦友,1993)。在無法處於真實情境時,退而求其次,與虛擬情境進行互動學習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

在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教學內容中,就常出現跟生活相關的學習議題,如「植物的生長」、「生活中的聲音」等,如果學生能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上述主題,藉由實際觀察、探索真實情境,一定更能將抽象的概念,建構成具體知識,試想如何能讓學生同時接觸情境,又能讓固定教室中有的資源如網站資訊、互動歷程、實作分享等教學的資源與策略在實際的情境中進行,讓每一個情境都成為優質的教室,這種「行動學習、行動教室」的概念的確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Klopfer, Squire, & Jenkins ( 2002 )曾提到行動學習裝置(Mobile Learning Devices )跟其他學習工具有一些差異,上述裝置可以提供可攜性(portability)、社群互動性(Social interactivity)、情境敏感性(Context sensitivity)、資訊連結性(Connectivity)、個性化(Individuality)的特質。

而這些行動學習裝置的特質可以比其他種學習模式更容易達到資料及時「存取(Access)」、學習融入「情境(context)」、提供「合作(collaboration)」機會、及具有高度「吸引力(Appeal)」的學習歷程,讓前述行動學習的目標可以輕易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