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巿國中小課程督學網

回公告  
(教學法)基隆現行在地應用教學法概述. 羅健霖 2023-02-24 12:19:31

112.02.13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核心素養,強調培養以學生為主體、以人為本的「終身學習者」為實踐理念,教學實施從重教師講述、學生聽講的單向教學模式改以核心素養學習內容與學習表現,視學生差異性選用多元且適合的教學略,促進學生多元學習、開發學生潛能。

近年在課綱的推動下,基於學校各自區域特色與不同的校務推動經驗,發展各校不同的特色課程,本巿各學校使用不同的教學法加以因應此殊異的變化,諸如以下所示:

教學法

說明

在地連結與發展

動機教學行動方案(Motivation is Power Program,MIPP

以心理學「動機理論」為基礎,動機是一種內在的歷程,為人類行為的原動力,可以引起個體從事活動、行為或學習,並維持已經引發的活動能夠持續的進行。透過動機教學行動方案,期望教師教學能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驅使學生上課專心聽講,課後認真複習,建立學生信心,持續的維持學習動機,培養對學習的興趣。

 103學年度啟動動機教學行動方案,彙整本市教師動機教學資料庫。

 

參考資料:

新聞資料-基隆的MIPP(動機教學方案)

學習共同體

以日本學者佐藤學提出學校成員(含行政人員、教師、學生、家長)均為學習一員的「學習共同體」(黃郁倫、鐘啟泉譯,2012),教師以「共同備課、公開授課/觀課、共同議課」進行課堂教學研究,促發教師為精進教學專業而協同互學;而在課堂層級,教師扮演催化學生學習的角色,透過小組協同學習(collaborative learning),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營造學生互惠共學的關係,以提升學習成就。

102-104基隆市學習共同體計畫學校(和平國小、八斗國小、深澳國小、安樂中學、百福國中、長興國小、堵南國小、中和國小)

 

參考資料:

學習領導下的學習共同體計畫網站

學思達教學法

由本國張輝誠老師創發,學思達教學法是一套完全針對學生學習所設計的教學法,每一堂課都能訓練學生自「學」、閱讀、「思」考、討論、分析、歸納、表「達」、寫作等等綜合多元能力的教學法,目前已推廣至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香港、澳門和中國大陸,並涵蓋幼兒園至高等教育。

2015年本市由基隆教師會邀請張輝誠老師到基隆辦理學思達工作坊,近年均有學校開始邀請學思達核心講師到校例:2019建德國中學思達工作坊

遊戲式學習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侯惠澤特聘教授指導與引入,以「遊戲式學習理論」為基礎,強調體驗與實作,讓學生能對話與合作,共同研發遊戲作品,讓學生透過「Learning by Doing」、「Thinking by Doing 」的歷程,培養學生具備「問題解決」、「溝通表達」、「社會參與」的現代公民 ,近期部分設計加入AR元素,讓學習更多元化。

基隆創遊微翻轉團隊(暖暖高中、八斗高中、基隆商工) 103學年度起發展

 

參考資料:

1.2021燈塔教育節論壇

2.侯惠澤教授網站

重理解的課程設計(Understanding by DesignUbD)

由美國學者McTigheWiggins1998年提出,採用以終為始的逆向課程設計,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科知識的「概念」與「核心問題」為主軸,著重學生學習歷程與知能發展,關注深度理解與學習遷移。

1.基隆市教師會教師專業成長支持系統社群(基地班共備社群)以開發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UbD設計。

參考資料:

共備同行:教師社群探險去 (基隆市教師會出版)

 

2.基隆市國教輔導團110111學年度起辦理概念為本教學工作坊

分組合作學習

分組合作學習有眾多立論基礎,在十二課綱下更重視學生間的合作學習產生的同儕相互影響,以達互助共好,社會互賴論(Johnson& Johnson)、社會模仿論(Bandra)、社會建構論等,皆強調異質小組中,同儕合作增進學習成效。

本巿申請活化學校如武崙國中、明德國中、建德小、東信小、信義小、西定國小、瑪陵國小、復興國小等皆採用此教學法進行教學改造。

PBL問題導向式

探究教學法之使用,強調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培養學生問題解決之能力。

推動「校校探究與實作計畫(inquiring teaching) )辦理國中小教師教學策略增能與案例研討工作坊,將之應用於各領域的教學專題之中,並鼓勵學校進行「行動研究」與「公民實踐」,每年辦理教師研究徵選與發表,擴大教學應用效益。

T-spaceT-Pack科技教練教師

本巿師大陳佩英教授合作的T-spaceT-Pack合作計畫,培養科技教學教練教師,未來將担任種子教師,以團隊社群方式,推廣跨區教學聯盟與合作教學。


爰此,在十二年課綱素養導向的教學設計與教學下,教師於領域課程與議題融入部分,採用許多教學法,例如:在性平教育與品德教育教學設計活動時,採用價值澄清、角色扮演等,促使學生反思個人行為與公眾道德標準之間的差異與調適自己的行為,並從多元角中審視與重視弱勢者的處境。另外為鼓勵學生互助、共好,教師亦設計合作學習的教學,使學生透過合作建立良好人際互動,並共同培養解決問題的合作過程中,貢獻己力,為團隊創造高峰經驗。戶外踏查與體驗學習是學習的重要歷程,本巿文化景觀豐富,場館多元,學校亦多利用戶外踏查設計探究式課程,以不同學習主題引導學生對文化的探究習慣,並了解本巿豐富的多元海洋與城巿文化。為更精進教師「以學生為本位」及對教學法與素養導向的設計與實施,教育處將持續辦理與協助學校教師社群的運作,攜手併進,共同提升學子的學習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