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海岸遊憩倡議
隨著新興海洋遊憩活動(如立式划槳SUP、獨木舟、自由潛水、
風箏衝浪、水上鋼鐵人等)的興起,臺灣的海岸線成為了國內外遊客
的熱門選擇。然而,這些活動的快速發展,對海洋生態與環境及遊憩
管理與安全帶來了新的挑戰。因此需要整合生態保育與遊憩管理,以
建構一個永續發展的「綠色海岸遊憩」模式。爰此,本會提出「綠色
海岸遊憩」倡議,其中包含下列五大原則:
原則一:採用低環境衝擊之休閒遊憩方式
提供遊客以自然體驗為旅遊重點的遊程。
限制到此區域之遊客量。
鼓勵使用低噪音、低污染的遊憩設備與載具。
推廣非動力式水上遊憩活動,並對動力式遊憩限定活動
區域範圍。
推廣在地餐廳及旅宿業者加入綠色餐廳、環保標章餐館、
環保旅店或環保標章旅館。
建立環保設施與資源回收系統。
定期監測海岸的生態與環境影響,持續優化管理策略。
原則二:社區參與及多方協作
支持當地的自然資源與人文保育工作。
儘量使用當地居民之服務與載具。
鼓勵在地社區參與遊憩活動的規劃與管理。
尊重當地居民、原住民族的傳統文化及生活隱私。
支持發展在地特色旅遊,促進經濟永續。
建立政府、非政府組織、業者與社區之間的合作機制。
加強國際合作,引進先進的保育與管理經驗。
2
原則三:確保野生動植物不被干擾、環境不被破壞,提升友善海洋生
物的保育觀念與意識
以海洋環境友善為出發點,落實友善生態環境及重視保
育的行動。
提供遊客行前教育,讓其了解海洋生態的重要性與保護
方式。
強化社區和業者的環境教育,提升永續遊憩的意識。
開辦工作坊、座談會、社區講座,教導民眾、居民實踐
海洋生態保育行為。
培訓合格解說員進行專業導覽。
強調跨世代教育,鼓勵不同世代的人一起參與保育活動,
促進代間對話與經驗傳承。
製作宣傳短片及文件,向大眾傳遞正確的綠色海岸遊憩
理念。
原則四:安全透明與責任
推動海洋委員會「海域遊憩活動規劃與管理指引原則」。
對於高風險活動,引入許可制度並要求專業指導或保險。
完善遊憩設施及有效分區管理,避免意外及衝突風險。
運用海洋委員會「海域遊憩活動一站式服務資訊平臺」。
運用國家海洋研究院「Go Ocean 海洋遊憩風險資訊」。
設置遊憩責任公約,讓遊客承諾實踐綠色海岸遊憩。
制定清晰的遊憩活動規範,明確禁止行為,並設立檢舉
與回饋機制,讓遊客能快速反映安全隱患或違規行為。
原則五:創新與技術應用
3
開發智慧化管理平台,如整合遊客流量、環境監測、活
動預約、生態保育資訊等功能,提供即時訊息與數據分
析。
應用環境感測及大數據分析技術,協助制定海洋生態保
育與遊憩規劃的最佳方案。
遊客體驗數位化,如開發互動式手機應用程式,以提供
地圖導覽、環境資訊、活動建議及遊客行為數據追蹤,
並推送保育提示。
研發對環境友善的新型遊憩裝備,如低噪音引擎或可再
生材料製作的裝備。
設置再生能源設施,提供綠色能源及推動低碳基礎建設。
建立無碳交通服務、共享單車系統,提供遊客短距離移
動需求。
融合科技、遊憩、保育跨領域新思維,打造海岸綠色遊
憩創新示範區。
「綠色海岸遊憩倡議」以「永續」為核心,從「低環境衝擊之休
閒遊憩方式」出發,減少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維護生態平衡。
同時,透過「社區參與及多方協作」,促進在地居民、遊客與相關單
位的共同努力,打造具包容性的協作模式。在「確保野生動植物不被
干擾、環境不被破壞」的原則下,強調友善保育的理念與行動,守護
珍貴的海洋生態資源。此外,以「安全透明與責任」為基石,建立完
善的資訊公開與管理機制,提升遊客與管理者的信任與合作。通過「創
新與技術應用」,結合智慧科技與創意手段,增進遊憩體驗,及有效
提升管理效能與永續性。本倡議期盼在五大原則的指導下,促進綠色
海岸的永續發展,成為生態保育與休閒遊憩的典範,實現人與自然和
諧共生,共同迎向美好的未來。